现如今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电子科技的不断迭代发展,儿童青少年罹患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逐渐增大。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临床上,我们将个体在心理上是否保持正常状态称之为心理健康,这其中包含了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对比成人而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能够影响到更多的因素,比如说:学习成绩、社交能力、人际关系等等,所以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心理是否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2、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首先,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环境,而日常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中的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其次,影响较为深远的另一个因素则为学校。大多数的孩子在校时间甚至会超过在家时间。而在此期间内,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校内的师生关系和学业压力,都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果孩子处于过度竞争的学习氛围,那么则极有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
最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能够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科技在逐渐进步,孩子们接触各类电子产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很多孩子能够从手机和电脑这类电子产品当中汲取各类信息,而一些如网络暴力、色情等信息则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①焦虑障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孩子们极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学业压力过大或者是家庭出现问题等原因而产生焦虑这种不良情绪。这会导致他们的身体出现如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②抑郁症:抑郁症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的沮丧,对身边事物失去兴趣或者产生睡眠问题等等。
③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④饮食障碍:饮食障碍中包含了厌食症、暴食症等等。造成此类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大多数与自尊心、身体形象和控制欲密切相关。
⑤社交问题:包括社交焦虑、孤独感和人际关系困难。这可能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交友能力和社交技能。
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儿童和青少年可能经历创伤事件,如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或家庭暴力,导致持续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4、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①家庭:对于儿童而言,家长们在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方面是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长们需要时刻对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家长们也需要与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日常中可以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愿。如果孩子们在生活或学校方面遇到困惑或烦恼,家长们应该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和理解,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学校:学校在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时会感到焦虑、沮丧或失落,这时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友善、包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尊重和支持,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要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关注和帮助,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孩子们的心灵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他们远离心灵“感冒”,享受美好的成长时光!(来源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