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国分会场会议日前在上海立达学院举行。会议以“融汇东西 贯通心域”为主线。会议期间,联合国携手学界发布全球首个青年心理健康支持计划,致力于构建全球青年心理健康生态体系。
此次会议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心理健康领域前沿问题,推动心理学融合创新与实证实践。会议搭建国际化、高端化对话平台,回应全球心理学转型需求,探索促进心理健康的创新方法。
会议现场
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姜海山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本次会议不仅是深化合作的实践,更是凝聚全球智慧的学术举措,需跨学科、跨文化交融。
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组委会秘书长刘地文表示,大会既扎根学术土壤,又拥有全球视野,对推动全球心理健康事业意义重大。
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Carol Humphreys说,心理健康是全人类的追求,要共同应对全球心理健康挑战。
上海立达学院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蔡中奇说,学校校名蕴含“立己达人”智慧,未来将深化国际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守护青年心理健康。
本届全球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中方学术主席孙时进教授说,期望通过探讨“构建融贯身心、尊重多元文化背景的心理健康新范式”,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副代表Ira Ovesen、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办公室主任Adnan Sarwat参与会议核心环节,倡议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与本土化兼容的协作机制,促进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跨国流动。
多位联合国官员与全球专家共同助力发布全球首个“心灵绿洲——全球青年心理健康生态系统支持计划”。该计划以跨领域协作与全球化视野为核心,致力于搭建全球青年心理健康支持网络。
联合国总部青年办公室青年心理健康与福祉旗舰项目负责人Maria Martha Barrenech发表演讲,阐释联合国在青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战略框架与实践路径。
会议期间,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并行工作坊等同步开展,围绕“意识整合”“干预系统优化”“教育革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在以“更整合的发展,更整合的方法”为主题的论坛中,8位专家围绕跨学科整合、跨文化协作等话题,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向系统生态转型的方向。
会议期间还开设特色活动,提供多元心理体验,在校园内设置特色打卡地,将超个人心理学元素与校园景观结合,同期开放产学研市集,推动学术与产业融合。(来源新民晚报)